全民宅家的特殊时期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紧张的抗疫保卫战中,但是犯罪分子却盯上了这个时机,利用人们对防护用品的迫切需求、利用疫情管控带来的出行变化,甚至是利用人们的爱心、善心等,大发不义之财。小支梳理了几类常见的欺诈套路并给出了有效的防范建议,以此提醒大家注意风险,谨防上当受骗!
01涉疫物品诈骗
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代购或者囤有防疫物品,且打着“即将断货”的旗号,来诈骗商家和需要疫情物资的的群众。
防诈骗小贴士
提醒大家,购买口罩、酒精、护目镜、消毒水、防护服等防疫用品和药品时,一定要去药店或线下商店购买。如需网购,请在正规电商平台购买,切勿直接以微信、支付宝转账等形式进行交易。切勿轻易给陌生人转账、汇款,不要在陌生网站中留下自己的身份信息和支付信息。如遇网络诈骗,请及时报警。
02票务退改签诈骗
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不明链接,以疫情为由,告知航班取消、航班变动、机票退签改签等内容,诱导受害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或点击不明链接,在所谓“客服人员”的指导下,点击“专用链接”输入了银行卡号、密码和手机验证码,将被害人卡内余额全部转走。
防诈骗小贴士
收到此类信息应及时与相关的铁路、航空客服电话以及正规的渠道进行核实,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陌生号码,验证码以及各种支付密码等需谨慎保管,切勿将个人信息,验证码,银行卡等相关信息透漏给陌生人。
03献爱心捐款诈骗
不法分子冒充慈善或民政部门,向商户发送防控疫情“献爱心”的虚假信息,或搭建虚假官方网站,利用群众的同情心骗取捐款。
防诈骗小贴士
在此提醒想献爱心的朋友要核实对方信息,红十字会等各类官方平台已公布捐助联系电话和方式,请仔细核对后再捐款。
04特效药诈骗
不法分子假冒药物研究(医疗)机构、疾控部门,推销所谓防疫情“新药”,骗取群众钱财。
防诈骗小贴士
针对疫情,广大群众要关注官方权威信息,不轻信,不盲从,不恐慌。响应号召不聚集,减少外出,适当运动、合理膳食才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因素。
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的行为是令人愤慨的,我们在谴责这些行为的同时也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,做到“防疫物资正规购、陌生短信不轻信、不去随意点链接、捐赠转账多核实,科学防疫不盲从。”希望大家都能安全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,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!